9月11日,由省直机关工委与省司法厅联合主办的“先锋开讲·司享汇”司法行政专场学习交流会成功举办。来自省司法厅系统的党员干部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法治实践,分享成长感悟,共赴一场法治与成长的思想之旅。
“请大家关注‘拖欠企业账款’这一影响企业生存、阻碍经济循环的真实难题。”省司法厅立法一处张少波从企业三角债、连环债切入,揭示了法治护航发展的关键作用。他表示,司法行政机关应走好“三个一公里”:以良法明确规则、以善治柔性执法、以监督保障落实,实现从立法到执法的全链条治理。法治是破解欠账难题、激活发展动能的制度保障,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司法行政人必将更有作为。
“学法到底有什么用?”省司法厅监所联络处黄令闻结合自己在香港学习普通法的经历,分享了对法律思维的深刻理解。她表示,学法不仅是掌握知识,更是培养“像法律人一样思考”的底层智慧——规则思维维护秩序,权利思维厘清边界,程序思维保障公平,终局思维实现定分止争。这四大思维不仅贯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也全面助推法治成为社会的共同信仰,彰显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坚实力量。
“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到我分享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它讲述的正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故事。”省监狱局政治部李石磊以电影中“四个小妖怪”的西行之旅,引出关于“翻越心中浪浪山”的四重觉醒。她说,从迷茫到坚定、从模仿到担当,小妖怪的成长路径启示我们:要锚定信念、修炼能力、淬炼韧性、保持通达。真正的英雄不是天生不凡,而是明知前路艰难却仍选择出发的普通人。
“真正的表达,不仅是说话,更是一场思维的整理与输出。”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课部夏侯南希以“让表达更有力量”为题,分享了提升表达力的关键要素,并从动机、知识、技巧三个层面展开阐述。她说,真诚的动机决定表达的力量,宽广的阅读滋养表达的底气,清晰的结构让思考被“看见”。表达不仅是个人修养,更关乎政策传达的准确性和公信力,尤其在司法行政系统,善表达是一项重要的职业素养。
省司法厅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李新云表示,“司享汇”是司法厅系统培养干部、碰撞思想、交流工作的重要平台,有效促进了队伍能力提升。下一步,省司法厅将系统构建“司享汇”“司法行政大讲堂”等学习平台,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打造具有司法行政鲜明特色的学习品牌,为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杨立勇指出,与会同志的发言精准切入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代表性、普遍性与根本性的“难点”“焦点”“堵点”和“热点”,思考深刻,体现担当,发人深思,收获感强。他强调,我们从中要感悟出工作规律,即开展学习活动要抓住“融合点”,进行学习交流要找准“切入点”,打造学习品牌要用劲“发力点”。
省直机关工委、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湘警职院及省直监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100余人参加活动,与会党员干部踊跃参与跟评互动,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