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南普法网>普法动态>谁执法谁普法

《小雨普法》:三分钟短剧里的法治大文章

 文章来源:湘潭在线  作者:  时间:2025-08-19 11:14:31 

在雨湖区,一场静水流深的法治变革正通过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悄然传递。2022年5月,由雨湖区司法局与区融媒体中心联手打造的《小雨普法》系列情景短剧正式亮相。短短三年,这档每集约三分钟的普法短剧已推出37期,累计浏览量超162万人次,不仅成为湘潭市原创普法短视频的先锋,更在省级平台屡创流量高峰,为湖南“八五普法”提供了一份可复制的基层样本。

指尖上的法律:当普法遇见短视频时代

走进雨湖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股长罗毅的办公室,“转变”是他提及最多的词。“传统普法如发传单、办讲座,多是单向输出,效果有限 。‘八五普法’要求我们创新,必须适应群众刷视频的日常习惯。”罗毅坦言,选择短视频形式是经过审慎研判的——既能讲透事情,又符合碎片化传播规律与用户接受度,两三分钟的时长是他们找到的“黄金平衡点”。

知易行难。“当时想打造独立账号,便起了个接地气的名字《小雨普法》。最初的创作团队很快就全身心投入,但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维持热度需要巨大投入。”雨湖区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陈娟回忆。最终团队选择了一条务实路径:集中火力打磨内容本身,依托现有省、区级强大平台矩阵精准投放。

于是,《小雨普法》以鲜明的本土化策略破局——采本土故事、用本土演员、在本土拍摄、重本土传播。从《民法典》新设的“离婚冷静期”,到贴近民生的《农村建房“六不准”》;从守护校园安宁的《反校园欺凌》,到聚焦社会痛点的“帮信罪”警示,选题始终紧扣民众关切的法律“热点”与“难点”。

破题“流量密码”:热点、节日与真实故事的力量

如何让严肃法条飞入寻常百姓家?《小雨普法》摸索出有效的“选题三法”。

“蹭热点是条捷径。”罗毅举例,长沙自建房事故震动三湘,《小雨普法》团队敏锐捕捉这一社会焦虑,司法局与融媒体中心迅速联动,短时间推出原创视频《农村建房“六不准”》,成为全市首个此类科普视频,为专项整治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法律指引。

节日则是另一座“富矿”。全国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小雨普法》连续推出四期“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短剧。“‘好意同乘’出意外能否免责?禁止高空抛物责任在谁?”这些嵌入生活场景的剧情,让枯燥法条转化为邻家故事。“六一”儿童节则诞生了由学生主演的《反校园欺凌》,有效提升了校园保护的知晓率。而在国家宪法日,充满童趣的《风车少年原创三句半》与快板说唱《宪法是根本法》,以新颖形式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单条点击量高达18.5万人次。

深挖真实案例则是直抵人心的关键。《键盘侠的醒悟》聚焦网络侮辱英烈案件,传递“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的警示;《虚荣的代价》演绎摄影爱好者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案例,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发出警钟。这些源于真实的叙事,赋予法律以沉甸甸的分量。

《小雨普法》视频拍摄现场。

创作瓶颈中的薪火:校地联合激活“源头活水”

成功背后是创作团队沉重的负荷。“最困难的是不断创新。”陈娟坦言瓶颈期压力巨大,“观众初期有新鲜感,后面就‘卷’不动了。脚本容易套路化,我们非专业演员的表现力也有限。”更现实的问题是,团队核心成员都是兼职投入,靠“公益热情”支撑,长期运作难以为继。

转机在2022年7月出现,湘潭理工学院法律专业的师生组成了“法治星火社会实践服务团”加入。“高校力量的注入是可持续的关键。”陈娟深感庆幸。刘天一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带来了时间、激情与专业技能。“法学、编导、表演、剪辑……学生团队本身就是个‘综合体’,把普法作为社会实践课题完成。”刘天一介绍。

“剧本创作时,学生们坐下一小时就能精准捕捉热点,这是年轻人的优势。”刘天一分享了制作流程:学生创作初稿,经法律专业教师把关后提交司法局审核,最终由融媒体中心打磨传播。这种“流水线”合作既保障了法律严谨性,又提升了制作效率,单部作品制作周期控制在15至20天。

这种合作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更是法治教育的深层实践。“从调解现场到禁毒一线,再到乡村普法,学生们体验了真实的法律运作。”刘天一欣慰地看到,学生汪艳妃在《虚荣的代价》中饰演的泄密者,先锋司法所所长张赛条分缕析的法理解读,让这些未来法律人在实践中真正悟到了“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底线”。深入湘潭县射埠镇拍摄土地政策法规的经历,也让师生深刻理解了政策落地的现实逻辑。

深耕“最后一公里”:法治雨湖的微光力量

如今,《小雨普法》已形成一套高效协作机制:区司法局主导选题与内容权威;区融媒体中心为制作质量与传播渠道保驾护航;高校团队则贡献了创意活力和表演力量。多方的智慧与资源在《小雨普法》平台上交融共振。

其传播网络也实现了全域覆盖:从学习强国、湖南卫视风芒、新湖南App等省级平台强力推送,到区级新媒体矩阵反复传播;从区、乡、村、组四级微信塔群层层转发,到社区服务中心屏幕滚动播放和学校课堂精准投送——普法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正被生动打通。

“让法律在人们需要时,成为闪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罗毅这样描述《小雨普法》的愿景。从单期点击量闯入风芒App地市融媒体前三甲,到《键盘侠的醒悟》荣获省级荣誉;从一期期单条打磨推送到逐步形成规模,到《小雨普法》系列短剧获评“新湖南云”年度县级融媒十大影响力作品;从累计超150万人次浏览量的广泛影响,到成为普法平原上向“法治典范”蝶变的鲜活力量——这档源于雨湖的三分钟小短剧,正以其坚韧的生命力证明:新时代的法治精神,可以通过最贴近大地、最贴近人心的方式浸润开来。

每一期《小雨普法》短剧的结尾,总有一个清晰的“法律点题”。当社区广场上聚精会神观看的居民频频点头,当校园里孩子们对反欺凌片段热烈讨论,当微信群里老乡转发着“建房六不准”……法治文明的微光,就在这无数个三分钟的累积中,悄然照亮了雨湖的街巷阡陌,也昭示着新时代基层普法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的无限可能。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