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南普法网>依法治理>法治创建

民生无小事 枝叶总关情 ——冷水江市高质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7 09:36:25 

基层治理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十四五”以来,冷水江市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勇于机制创新,深化科技赋能,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索社会矛盾纠纷快速调处新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站式定争止纷

天宇小区物业纠纷问题复杂,小区居民反映强烈。冷水江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联动自然资源、公安、住保、司法、社区等多个部门,通过联合调解、法律指导等方式,“一站式”化解矛盾,赢得群众好评。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冷水江市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建立“政策支持+资源倾斜”双保障机制。市级综治中心设置接待大厅和信访受理、纠纷调处、法律咨询、综合服务等窗口及各项功能室,除了将市人民调解中心纳入合署办公外,还整合公安、法院、司法、信访等7个常驻部门,自然资源、住建、市场监管等7个轮驻部门及其他随驻部门力量。

该中心推行“统一受理、分类转办、限时办结”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和“一窗受理、专人引导”模式,确保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同时完善考核体系,将矛盾化解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予以表彰,对履职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视情追责问责。

突出科技赋能,提升智慧治理水平。自主开发具有冷江特色的综治信息平台,整合法、检、公、司、信等部门数据,将重点人员、场所及人、房、楼等基础信息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形成全市社会治理“数据库”。平台具备矛盾实时监测预警、治安动态分析研判等功能,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采用加密传输、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与群众隐私。

而在基层,由冷水江市财政全额出资,统一建设标准,推动10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完成规范化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市、乡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全覆盖”。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强化与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联动,建立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机制。村(社区)综治中心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发挥网格员、楼栋长“前哨”作用,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的治理闭环。

今年以来,市乡两级综治中心排查矛盾纠纷7104次,受理矛盾纠纷1035起,成功化解1018起,化解率达98.35%。

锑都快调解民忧

今年8月中旬,冷水江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运用“锑都快调”机制,快速调解一起因工伤引发的赔偿纠纷,算清“法律账”与“情理账”,促使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长达1年多的纠纷圆满解决。

为政之道,民生为要。冷水江市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2021年以来探索社会矛盾纠纷快速调处的新模式——锑都快调,实现矛盾纠纷快速受理、快速分流、快速交办、快速处置。“锑都快调”机制推行以来,冷水江矛盾纠纷发生率以每年6%的比例递减,先后获得2023年第三届湖南政法系统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三等奖、湖南省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等荣誉,省内多家媒体向全省推介了锑都快调机制。

一体化统筹,打造快速指挥中枢。冷水江市人民调解中心设立社会矛盾纠纷快速调处指挥中心,10个乡镇(街道)建立指挥分中心,做到“即时受理,即时调处”。“锑都快调”将全市150个村(居)以村组、楼栋为单位划分为408个综治网格。网格调解员即为首问首办责任人,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做到“即时受理,即时调处”。同时,运用村民议事会、“屋场会”“楼宇会”等方式开展多元化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难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微平台接入,拓宽人民调解渠道。遇到矛盾纠纷只需登录“锑都快调”微信公众号,进入“调解在线”栏目,即可迅速选择调解员、调委会申请调解,并可根据不同纠纷类型选择专家咨询。为适用“锑都快调”的需要,冷水江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从律师、公证员、法官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中遴选一批专业素质高、热心人民调解事业的人员组成专家库,并吸纳了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五老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和义务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全链条衔接,快速解决矛盾纠纷。小纠纷由网格调解员现场处理,一般纠纷由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当天调处,重大纠纷则由乡镇(街道)一级负责调处。跨乡镇、跨县市、跨行业的“三跨”纠纷由市人民调解中心负责调处。真正做到小微矛盾即调即解、一般矛盾当天化解、复杂矛盾专班化解,切实化解群众纠纷问题。

2021年“锑都快调”机制运行以来,共受理纠纷13990起,调解成功13564起,化解率为96.95%。

党建引领绘新景

“李师傅,我家电风扇坏了,能帮忙看看吗?”冷水江市铎山镇龙潭村村民李解秀一个电话,党员李鸿就带着工具箱上门了。在龙潭村,像李鸿这样的“技能先锋”还有很多,他们用螺丝刀、电笔解决了村民上百件“微实事”。“党员承诺践诺不能光说不做,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龙潭村党总支书记谢文凡感叹。村(社区)党员结合“自身所长、群众所盼”积极开展承诺践诺,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今年以来,全市各基层党支部累计为群众办理实事1366件,解决老百姓“微心愿”1782个,党员办好事12374件。

近年来,冷水江市以推进“基本组织设置、基本队伍建设、基本组织生活、基本制度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作用发挥”为内容的“六个基本”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分类建立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和履职情况、村(社区)情民意、村级存在的矛盾问题、后备人选情况等“四个摸清”台账,调整配优村(社区)“两委”成员44名,储备村(社区)后备干部561名,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执行力、战斗力。

以开展“三基培训”为抓手,提升乡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紧紧围绕乡村党员干部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方法”,由市级示范、乡镇(街道)兜底分级分类分批次开展全覆盖轮训,累计开展培训100余场次,培训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片组邻“三长”14500多人次,切实为基层党员干部“充电赋能”,共产党员网、省内组工研究有关刊物对其进行专题推荐。

以推进片组邻“三长制”为载体,建立“党邻共助”基层治理模式。持续做深做实“三长”制工作,在村部建立党邻共助中心91个,在村院落人气集聚的党员组长或邻长家中建立党邻共助服务站725个,从优秀党员、村(居)民代表、种植大户等人员中推选“三长”10619名,在全市表彰奖励优秀“三长”180名,收集群众普遍反映的意见889条,解决“关键小事”650余件,化解群众矛盾1100余件,提供现场产业发展技术指导960余次,解决各类群众身边问题12681件,形成了村级事务共商、产业发展共谋、矛盾纠纷共治,文明乡风共创、和美村居共建的“党邻共助”模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冷水江市将持续发力,尽心尽责、用情用力把“枝叶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办出幸福感,推动“民生清单”转化为群众“幸福账单”。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