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62个学雷锋日,第24个志愿服务日到来之际,我要真诚地说一声,向在不同地方、不同岗位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优秀志愿者致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辛苦的付出,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充满温暖和爱。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实名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超过2.38亿,志愿团体超过135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3.48亿小时。这些数据展示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显著成绩。最近陆续参加了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表彰活动,在一次次的深情感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认知。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逐步进入老龄社会的重要窗口期,社会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 志愿服务者的存在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有益补充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
志愿者通过无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特别是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区发展,增强居民凝聚力,促进互助与团结,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志愿者还通过行动传播公益理念,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弘扬互助友爱的精神。同时志愿服务为个人提供了实践机会,有助于提升志愿服务者沟通、组织和领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要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志愿者,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志愿者,心须有大爱之心和坚定的信念。志愿服务的核心是无私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应避免功利心态,真正出于帮助他人和社会的愿望。二是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提高服务本领。志愿服务涉及多个领域,特别是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志愿者只有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要,确保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三是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志愿者应遵守服务规范和道德准则,尊重服务对象,保护其隐私和权益。四是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志愿服务需要长期坚持,其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和问题,绝不是袖手旁观、敲锣打鼓能够做到的。志愿者应保持热情,持续参与,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因此,要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不仅需要热情,还需要责任感、持续学习和奉献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实现个人成长。
长沙志愿者唐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志愿者必须具备的素质。13年间,他进出西藏23次,累计行程30万公里,募集物资价值2500多万元。他去过西藏海拔最高的学校,他在人迹罕至的雪地被困数小时,他在崎岖狭小的山路骑马驮送学生用品,险些跌落数百米深的悬崖,…………,高寒、高反和未知的路况,让他几度涉险,甚至与死亡擦肩而过,他用自己义无反顾的坚韧和爱心在西藏和长沙两地的青少年之间架起一座温暖的桥梁。他是我国千千万万优秀志愿者的突出代表!
志愿者为社会奉献了自己,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志愿者,支持志愿者,让我们真诚地说一声,向志愿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