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南普法网>依法治理>经验交流

推行精细化管理 持续擦亮“三零”品牌

 文章来源:长沙市芙蓉区社区矫正管理局  作者:  时间:2025-08-09 16:24:43 

长沙市芙蓉区积极探索社区矫正“三评、三管、五心”工作新路径,连续五年社区矫正对象零脱管、零漏管、零重新犯罪,实现了既“管得住”又“矫得好”的工作目标。

一、精准“三评”防风险

矫前评估精准画像。构建适用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多维度精准评估指标体系,通过“量化评分+集体评议”,对评估对象再犯罪风险精准画像,为委托机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严防高风险对象适用社区矫正,评估意见采信率达94%以上。

矫中评估动态导航。社区矫正期间实施全过程动态风险管控,实行“红、橙、绿”“三色”分级,分别对应高、中、低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矫正方案。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呈“红色”高风险1人,“橙色”中风险15人,高、中风险对象全部稳控到位。

解矫评估护航回归。在社区矫正对象解矫前开展解除社区矫正风险专项评估,将评估意见及时推送解矫对象户籍地县级安置帮教机构,实现风险管理无缝衔接。2023年以来,开展解矫评估468人,确定重点帮教对象5人,全部落实安帮风险衔接管理措施。

二、“三管”齐下铸平安

排查化解“细”。推行逐一见面、逐一走访、逐一谈话的“三个逐一”隐患排查模式,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心理测评、综合研判、及时化解和跟踪反馈的“七步工作法”,强化排查化解闭环管理。2023年以来,开展隐患排查5263人次,化解涉经济纠纷、邻里纠纷、婚恋纠纷等各类安全隐患138件。

日常监管“严”。依托湖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划定电子围栏,实施精准定位,构建社区矫正对象“行知去向、动知轨迹、违规警示”的无形之网,有效防止越界、脱管等情况发生。2023年以来,通过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进行信息化核查65万人次,处理报警信息542条,对违规社区矫正对象给予训诫、警告处罚93人次,撤销缓刑、收监执行8人,形成有力震慑。

情报信息“广”。通过湖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实时接收公安机关推送的天网抓拍、交通出行、被限制人身自由等12项信息,织密织牢监管安全情报信息网,2023年与公安机关实时共享相关信息3180条,处置不假外出42起。

三、“五心”教育促回归

法治教育正心。把法治教育纳入“入矫第一课”“社矫常态课”,融入社区矫正全周期,定期开展案例剖析、法官检察官讲座、监狱警示教育等活动,增强其敬畏之心和遵纪守法意识。

心理疏导润心。率先引入心理CT、心理遥感等国内先进心理健康筛查设备,利用不同设备的功能组合提高筛查精准度。通过购买社会专业化服务、VR沉浸式体验、开通与长沙市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远程视频等手段,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防护。心理健康教育率、测评率、建档率达100%。

公益活动修心。创新打造一个专业社工加一个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N个公益活动基地的“1+1+N”服务模式,组建“向阳志愿服务队”,建立公益活动项目库,形成以社区矫正志愿者为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为辅、社工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社区矫正公益活动新格局,多措并举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困难帮扶暖心。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健全完善部门联动、政府购买服务、村(社区)协助和矫正小组参与的多元帮扶体系,广泛拓展帮扶渠道,争取帮扶政策和资源。2023年以来,走访慰问困难社区矫正对象98人次,发放帮扶款物12.5万元,开展就学帮扶2人,帮助落实社会救助23人次,协调解决低保8人。

技能培训强心。以职业技能提升为核心,联合人社部门摸排岗位缺口、优化培训课程。与社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培训平台和就业渠道,形成“培训+考证+就业”闭环机制,打通回归社会“最后一公里”。2023年以来,累计向社区矫正对象推送招聘信息3300余条,组织职业技能培训23场,帮助就业57人,社区矫正对象就业率从入矫时的69%提高到解矫时的88%。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