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南普法网>依法治理>经验交流

指尖的温度——岳阳市岳阳楼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文章来源:岳阳市岳阳楼区司法局  作者:  时间:2025-08-28 16:14:30 

“李小阳(化名,以下皆为化名),报到!”三十岁左右的司法所长李静(化名,以下皆为化名)声音沉稳,目光落在门口那个高瘦却明显缩着肩膀的身影上。他穿着洗得发白、袖口有些磨损的T恤,眼神里像蒙着一层灰,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戒备和疏离,只低声应了一句:“嗯。”

李小阳,2001年生,盗窃罪,初犯。翻开档案,李静的心仿佛被无形之手攥紧了:父母离异后各自成家,他自幼跟着爷爷奶奶,爷爷病逝后,只能与常年吃药的奶奶相依为命。因这次犯罪,父子关系彻底冰封;母亲远在山东的新家庭,对他只剩客气的疏远。李静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去家访,城中村那间低矮出租屋的潮湿气味扑面而来,桌上摆着几种药瓶,奶奶浑浊的眼睛里是沉重的担忧。李静递上联系方式时,老人枯瘦的手颤抖着,反反复复地说:“同志,娃…娃不坏,真不坏…” 而小阳只沉默地站在阴影里,一言不发。

李静深知,这样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训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强调的“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她迅速牵头为小阳成立了矫正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心理辅导、法治学习是基础,更要紧的是尽快帮他找到一条有尊严的生路。经多方奔走,李静终于在一家小汽修厂为小阳争取到一个学徒工的机会。她郑重地告诉老板:“这孩子肯吃苦,手也巧,给他一个机会,也是在帮社会多一个守法的公民。”老板看着李静诚恳的眼神,又瞥了一眼局促不安的小阳,点了点头。李静送小阳去上工那天,特意在厂门口停下脚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小阳,手艺人凭本事吃饭,最干净,也最硬气。沉下心,好好学。”

日子在矫正学习和修车厂机油与金属的气味里流逝。那天下午,李静正整理着社矫对象的月度评估报告,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汽修厂老板的信息:“李所长,小阳刚才修车时,手指被铁皮划了个大口子,挺深的。”李静心里一紧,放下文件立刻回拨过去,细问情况,得知伤口虽深但已简单包扎,人还在厂里。她看了一眼时间,已是下班时分,窗外暮色渐起,没有一丝犹豫,她抓起包就快步出了门。

赶到汽修厂时,车间里弥漫着浓重的机油味,灯光昏暗。小阳独自坐在角落一个废弃轮胎上,左手裹着厚厚的纱布,暗红色的血渍像干涸的锈斑一样渗出来。他垂着头,肩膀垮着,仿佛被沉重的铅块压住。听见脚步声,他抬了下眼,看到是李静,明显愣住了,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眼神里那份灰暗的戒备似乎被什么撞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

“别动,我看看。”李静在他面前蹲下,动作轻柔地托起他那只受伤的手。纱布裹得有些潦草,边缘已经染上油污。她小心翼翼解开一点查看伤口,那道深长的口子狰狞地横在指腹上,周围皮肤红肿。李静眉头蹙紧:“这不行,得去医院重新处理,打破伤风针。”她随即拨通电话,迅速联系了社区矫正合作医院的值班医生说明情况,又转身向老板请假,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老板,情况有点重,我现在带他去医院处理,耽误点时间,您多担待。”

小阳一直沉默着,直到李静起身要带他走时,他才猛地抬起头,声音像锈住的铁门:“李所长……您,您怎么来了?这点小事……”后面的话被哽住,他迅速低下头去。李静没多言,只是轻轻拍了下他没受伤的胳膊:“走,先去处理伤口。”

从医院出来,夜色已深,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静打车送小阳回他那间简陋的出租屋,到了楼下,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塞到小阳手里:“这二百块钱,所里帮你申请的临时困难补助,买点营养品,手伤了更要补补。这几天别碰水,按时换药。”小阳握着那薄薄的信封,指尖微微发颤。李静看着他,夜色里她的目光温和而坚定:“小阳,人这辈子,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路走错了,知道回头,踏踏实实往前走,就不晚。记住,你不是一个人,有事随时打我电话。”她指了指小阳口袋里的手机,那里面存着她的号码—一条随时为他敞开的信任通道。

小阳站在原地,望着李静的车灯消失在巷口尽头。他抬起那只裹着纱布的手,笨拙地、用力地抹了一下眼睛。那晚的灯光和那句话,像一道微光刺破了他长久以来独自承担的黑暗。

那之后,李静对小阳的帮扶更加深入。她注意到小阳提到父亲时眼中难以掩饰的刺痛,便主动拨通了小阳父亲的电话。起初对方语气冷硬,李静耐心地解释小阳的转变、他的努力和那份深藏的渴望。几番沟通下来,她终于促成了父子俩在司法所调解室的一次会面。当小阳低着头,声音沙哑地说出那句“爸,对不起”时,对面那个一直紧绷着脸的男人,眼圈瞬间红了。坚冰,在专业与温情的撬动下,终于开始融化。李静也联系了小阳远在山东的母亲,将儿子在矫正期间的进步点滴告诉她。当小阳生日那天,意外收到母亲一条写着“儿子,好好干,妈妈等你回家看看”的信息时,他握着手机,久久没有抬头。

矫正期将满时,小阳已成长为汽修厂技术扎实、颇受信赖的骨干。解矫宣告那天,阳光透过社区矫正会议室的窗棂,落在小阳挺直的脊背上。他穿着整洁的新装,双手郑重地接过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封手写信,恭敬地递给李静,白纸上字迹整齐地写满了一页:“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当李所长的一名学生,司法所就像一所学校,而我就是一名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不擅长表达的我只能以书信为媒,感恩于心,今后绝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社会……”

李静读完信,眼眶发热。她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脱胎换骨的青年,郑重地点了点头。此刻,矫正宣告室窗明几净,墙上挂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宣传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那些条文,经由无数李静这样的基层司法工作者,正化为挽救迷途者、弥合家庭裂痕、守护一方安宁的实在温度。

如今,解矫后的李小阳不仅技术精进,成了厂里的骨干,更成了社区平安建设的一分子。他主动加入了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利用晚上空闲时间,穿着反光背心,走在曾经可能滑向歧路的街巷里。当李静偶尔在街头遇见他,那个曾经缩着肩膀的青年会挺直腰板,响亮地喊一声:“李所长!”—那声音里,是一个重新找回尊严的公民对脚下土地最朴素的归属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以来,无数个“李静”以法为尺,以心为炉,在每一个“李小阳”人生的寒冬里点燃微火。这炉火,熔化了他们身上冰冷的罪错枷锁,更煅打出走向新生的坚韧筋骨—当迷途者最终成为平安社区的守望者,当疏离的心灵重新融入温暖的灯火,这便是基层治理最动人的回响,是平安建设最坚实的基石,无声诉说着一个朴素真理:矫正的终点,并非惩戒的句号,而是公民尊严与社会安宁的温暖再生。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