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漫天,美丽的霞光把安化县法院平口法庭办公楼染成金色,墙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宣传标语醒目动人。
平口,位于三市三县交界之地,因地处平溪入资江口而得名,是资江中游的一个渡口小镇。
近年来,平口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建全国“枫桥式人民法庭”为目标,着力完善多元解纷、提升司法服务,积极推动司法服务融入库区基层社会治理最前沿,绘就新时代库区治理新“枫”景。
坚持以民为本
架起司法服务便民桥
“现在开庭!”6月26日上午10时,在安化县柘溪水库大坝码头,一艘悬挂着“安化县人民法院水上巡回法庭”牌匾的船上,审判员敲响法槌,宣布开庭审理一起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案。
巡回法庭即将在柘溪水库大坝码头开庭。
在庭审持续的1个多小时里,审判员仔细捋顺案情事实经过,查证相关证据材料,并当庭作出判决。当事人当庭表示不上诉,且认可4000多元的赔偿金额。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以前遇到事儿,我们都得去镇里的平口法庭,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了,确实让我们方便了不少!”握着审判员的手,当事人刘某表示。
柘溪水库地处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腹地,山岭水域交错复杂,群众出行主要依靠船只。“过去,柘溪水库沿岸8个乡镇涉17万余名群众若要参加诉讼,只能去平口法庭或烟溪法庭。由于交通不便,居住在稍远乡镇的群众去一趟法庭,往返至少需要花费两天。”平口法庭庭长肖智明介绍。
“只有我们多跑路,群众才能少跑腿。”为满足库区群众司法需求,2017年8月,平口法庭柘溪库区巡回水上审判庭应运而生。法庭干警在柘溪水库1100余平方公里范围内驾船开展巡回审判、司法送达、法治宣传,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成立8年来,巡回水上审判庭办理案件400余件,以有力司法守护着库区群众幸福安宁,当地村民称它为“水上法庭”。2022年,安化法院又为法庭配置了一辆巡回审判车。从此,平口法庭实现了“水陆两栖一体”常态化巡回审判。
时光荏苒,平口法庭的办公条件已焕然一新,司法为民的初心未曾改变。2013年以来,烟溪法庭因辖区居住人口大量迁出,案件数量逐年减少,法庭呈现“空心化”趋势。为更好匹配办案任务、服务库区群众司法需求,安化法院将烟溪法庭合署到平口法庭办公,并通过在烟溪镇设立巡回审判点,定期开展巡回审判。2024年以来,法庭在烟溪镇开展巡回审判8次。“此举既解决了法庭‘空心化’问题,又确保群众诉讼便利。”烟溪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廖亚奇表示。
深化多元解纷
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是你们的悉心调解,让我们兄弟间的亲情修复如初,太感谢了。”7月10日,面对平口法庭法官的回访,村民邓甲感慨不已。
邓甲与邓乙二人是亲兄弟。前几年,两兄弟因一块土地的面积产生争议,吵得不可开交,前前后后调解7次,均未解决矛盾。平口法庭干警得知此事后,主动联系村委,邀请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干部前往现场,多次组织双方对话,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两兄弟现场握手言和。
对当事人进行回访。
人民法庭处在法院服务群众诉讼的最基层、最前沿,是及时有效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平口法庭持续深化“抓前端、治未病”工作思路,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探索构建“法庭+”多元调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前化解、实质性化解。
法庭建立健全由乡镇政法委员、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组成的“一委三长”即时沟通机制,对潜在纠纷苗头第一时间介入;加大人民调解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效能。每起案件立案时即进行风险预警,引导当事人理性维权。设立全院首个心理疏导室,做好心理疏导个案的档案管理和案件信息记录,助力服判息诉。
与此同时,法庭着力推动构建协调联动治理体系,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机制平台,发挥网格员、特邀调解员作用,推动“一庭两所”辖区治理信息共享和“庭所联动”,促进基层纠纷源头实质化解,推动多发性、爆发性、群体性纠纷及时联合化解。联合成立“平口红”法律志愿服务分队,定期召开纠纷隐患排查会议,研判风险等级,分类开展处置,共同做好前端化解、综合治理工作。引导“五老”主动作为,参与社会治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平口法庭通过诉前预防机制,立案前化解矛盾117起,协调解决执行问题43个,辖区未发生涉诉信访案件。
主动履职尽责
当好乡村振兴护航者
“老李,茶树修剪得怎么样了?”“早弄完了,正在除草松土。”6月17日,平口法庭法官走进唐溪茶场,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
看到法官来了,种茶大户老李放下手中的活计迎了上去。从上半年茶园收成,到茶园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老李和法官们谈个不停。
“多亏你们及时调解,不然两家的茶园都要荒了。”提及两年前与老王的一场纠纷,老李感激连连。
2023年5月,老李因茶园修路与相邻茶园的老王发生争执。双方互相阻拦对方继续种茶,闹得不可开交,各方亲友也纷纷加入其中,一场风波愈演愈烈,村委会及时与“水上法庭”取得联系,寻求法律支援。
法庭干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既讲《民法典》相邻关系规定,又算经济账,最终化解了纠纷,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和各方损失的扩大。
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中,平口法庭始终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打好护航发展主动仗。
“水上法庭”坚持“问需于企”,主动对接库区沿岸的茶场、茶企,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加强企业法律指导,全力化解承包、销售纠纷。编印发放普法宣传册,持续推进普法宣传,创新形成“实地走访+普法宣讲+法律服务”的闭环助企模式。
为助推司法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法庭推行“党小组建在审判团队上”,党员带头解纷;联合多部门打造法治文化长廊,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活动50余次,培育“法律明白人”,法治浸润乡风文明。
柘溪库区风景秀丽,青山绿水旖旎环绕,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交相辉映。立足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平口法庭始终坚持把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司法保护作为法庭工作的重中之重。法庭干警依托“水上法庭”定期或不定期对生效裁判执行情况进行实地勘查,了解恢复情况、强化执行效果。多形式开展生态主题宣传、以案普法,引导群众增强法律意识,树牢法治观念。近年来,平口法庭累计增殖放流鱼苗7万余尾,开展水上巡河护河活动30余次,开展各类集中普法宣传活动50余次,推动生态司法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植根基层沃土,方能枝繁叶茂。平口法庭正不断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紧扣创建目标,强化多元共治,优化司法服务,着力将其打造为彰显司法公信的最前沿、矛盾化解的主力军、维稳的压舱石,以司法的生动实践赋能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