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南普法网>依法治理>行业依法治理

耒阳市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典型案例 ——心理帮扶社矫对象曹某

 文章来源:耒阳市社区矫正中心  作者:  时间:2025-09-08 08:53:35 

曹某,男,汉族,户籍耒阳市。因抢夺罪被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于2021年11月22日到耒阳市社区矫正中心进行社区矫正。其父母长期在广东省深圳市务工,因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回耒阳。曹某平时嗜赌如命,游手好闲。其父亲通过电话告诉社区矫正执法大队负责的工作人员,从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2月份曹某通过编造各种谎言或以死相逼,从其父亲处先后获得转账资金四万余元,家中共计已经帮他偿还了近五十万元的赌债。而此次入矫的原因也是曹某为了筹措赌资。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从2022年2月开始觉察到曹某的异常举动,便通过微信与他保持密切联系。3月份,工作人员在提前与曹某约定好走访时间的情况下,于3月5日、3月8日前后两次上门,敲门无人应答。无奈之下,工作人员从门缝中塞入小纸条告知上门情况,并留下联系方式。

3月13日凌晨,曹某饮酒过量,酒精中毒后晕倒在街边被路人发现,随后路人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民警赶到现场后在他衣服口袋中翻出了那张写有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的纸条。工作人员在接到民警电话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曹某的表哥便马上赶往现场,随后一直陪同曹某就医并将其送回住处。3月14日上午9点,工作人员在曹某表哥的协助下入户走访。曹某依然比较抗拒,工作人员与他交谈了两个多小时,才写完走访笔录和谈话笔录,并与他约定好等身体恢复后去社区矫正中心接受心理疏导。此后的半个月,工作人员与曹某在微信上保持密切联系,持续关注他的身体、情绪和生活情况。

3月30日是曹某和工作人员约定好做心理辅导的日子,曹某却再一次失约,工作人员马上拨通了他的电话,曹某跟工作人员说明他已经在过来的路上,并在半个小时内可以到社区矫正中心,但结果是一直未见曹某的身影,并且也不再接听工作人员给其拨打的电话。接下来的两天,工作人员继续发微信联系曹某,也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工作人员决定再次上门走访。这次走访,曹某倒是很快开了门,但其精神委顿,脸色苍白,问什么都沉默不语。出于对曹某的关心和负责,工作人员担心他吸了毒,所以带着曹某去做了毛发的毒品检测,检测结果呈阴性。与曹某耐心沟通后得知,他对去矫正中心一事十分抗拒所以一直选择逃避,于是工作人员决定先陪他回到家里,并帮助他一起收拾房间,改善一下生活环境,事后马上联系了心理咨询师入户对曹某开展服务。

专业心理咨询师介入之后,敏锐地发现,虽然曹某自己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但兔笼附近却整洁干净,养的兔子也白胖可爱,可见主人曹某对它是精心照料的,这说明曹某心中也是充满爱、向往爱的。心理咨询师便以此为突破口,通过走棋发现曹某的心理症结是其父母从他小时候就一直在外打工,对他缺少关心和陪伴,他习惯用“闯祸”的方式来博取父母的关注。“哪怕是我赌博、犯事,他们(父母)也只知道给我钱,骂我没出息,从来没有想过我真正需要什么,缺少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曹某无助地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着。成为社矫对象后,又担心亲人轻视、同学蔑视和社会歧视,从此曹某觉得生活黯淡、前途渺茫。根源问题显现后,甘霖公司心理咨询师运用KSS家棋进行个案疏导,曹某紧绷的躯体逐渐放松,咨询师引导曹某与父母建立连接,与之和解,并告诉曹某不需要用自我否定的方式来惩罚他父母的缺位。通过心理疏导,让曹某清除了心理阴影,点亮了生活的希望。

工作人员一边开导曹某,帮助他扬起生活的风帆,一边帮助他收拾房间的卫生,使得他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之后,咨询师又逐一地同曹某亲属交流,希望他们同心协力帮助曹某度过人生的十字路口,校正人生目标,开启崭新的生活。

案例反馈:

曹某十分感激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并向工作人员承诺会尽力戒掉陋习,好好找工作,尝试开始新生活。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