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冈市某高速公路旁,曾经占地数余亩的建筑“垃圾山”彻底消失。在武冈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团队“回头看”时,原来的建筑“垃圾山”已恢复成原来的土地,违法倾倒现象得到彻底改善。
整改前
整改后
这场环境蝶变始于今年3月,有“益心为公”志愿者向该院公益诉讼部门反映,武冈市某高速上旁闲置地沦为建筑垃圾非法倾倒场,不仅严重威胁旁边耕地安全,还严重影响城市市容。该院收到线索后迅速响应,通过现场勘查,案涉垃圾堆地位于武冈市长安村与独山村交界处,浙商产业园、S91洞新高速武冈东附近,不远处有农田,垃圾以废旧砖块、废旧瓷片、混凝土等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为主,垃圾体量大。
掌握证据后,该院依法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4月23日,该院牵头召开专题磋商会议,相关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共同“把脉问诊”,从源头管控到终端处置,全面梳理监管漏洞。此后,该院持续监督跟进,推动职能部门调配重型器械开展现场建筑垃圾的清理、清运工作。经过几天连续作业,有关部门清运垃圾50车次,总计150余吨,同时对清理后的场所进行了黄土回填,并设置禁止随意倾倒建筑垃圾警示牌,杜绝二次污染。
“建筑垃圾的清理不是简单的清垃圾,要推动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强化跨部门协作,推动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章立制,推动系统治理。后续我们还将构建协助配合机制,涉及职能分工、数据共享、执法协作等方面。通过解决个案问题,推动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