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酉水母亲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孕育出保靖县特色的非遗文化。近年来,保靖县致力于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利用苗画、竹编、苗鼓、苗绣等非遗文化为载体传播法治精神,这不仅增加普法宣传的创新性、趣味性,更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创作和推广,使法治宣传与非遗传承碰撞出新的活力。
竹编
保靖县比耳镇是有两百年竹编历史的“竹艺之乡”,比耳竹编起源于清道光年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竹编提供丰富的竹资源,博大精深的湘楚文化赋予比耳竹编丰富多彩的文化养料。将非遗文化与法治元素有效的结合,以新颖的形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促进法治宣传日常化,做到润物无声,在寓学于乐中传播快乐学法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的学法意识,推进法治宣传。
苗画
苗画是在传统单色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画种,通过采用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古朴原始而又热情奔放的浪漫风格。以“苗画”为载体,融入实用性、传统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绘制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书签,非遗“小书签”传播法治“大能量”,开启法治宣传的新模式,鼓励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崇尚法治的浓厚氛围。
苗鼓
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在湘西苗区代代相传,因其形式独特、种类繁多,已经成为一种典型而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很深的艺术底蕴和实用价值。保靖黄金茶是保靖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而苗鼓上的法治元素就是由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花瓣和保靖黄金茶叶组成,这直接反映苗族人民热情、质朴、勤劳。法治宣传借其独特、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法治宣传力量。
保靖县将进一步探索推动创作更多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在普法志愿者中培养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人中发展普法志愿者,以非遗星火,点燃法治光亮,促保靖黄金茶发展,为推动“酉水明珠·黄金茶城·幸福保靖”法治宣传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