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之之
一年之中最正中的那段时间,我在长沙。
第一晚入住酒店,得知自己头枕的是岳麓山,喜不自禁,吃完晚饭后便去爬山,山上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晚上回来推开窗一看,竟然还能看到天幕下点缀着颗颗繁星,不由得开始感叹长沙的空气真是好。
这种好天气、好空气,一直伴随着我们左右,以至于我在长沙眺望望城的时候,可以看到整幅湛蓝的天空,被硕大而立体的流云布满,一路上,我们沿着湘江往北,寻找着“君生我未生”的铜官窑。
一直认为瓷器有哲学气质,因为它需要浴火重生,经过火的洗礼,至柔的水和泥会变成至刚。变成至刚之后,又用来盛水,却干干净净,再无瓜葛。
铜官窑出产的是彩陶,此前,世间只有青、白单色瓷器,而铜官窑的技工们在瓷器上创立了釉下多种色调,尤其是红色。它的另一大特色是在瓷器上题诗。那首曾经红遍整个中国,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古诗之一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同时生,日日与君好”,就是出自铜官窑的瓷器之壁。这是一首典型的唐诗,却未见于《全唐诗》,至今作者姓甚名谁都不得而知,诗文也是因为在铜官窑发掘的瓷器而扬名。
下了车,站在遗址公园的大门前,看着那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瓷片,看着炽烈日光跳动着一览无余的滩涂,衣裙被猛烈的江风撼动着,心里也被一种莫名的情愫牵引着。
遗址公园还原了龙窑模型,还设置了仿真灯光。其实我觉得对于一群作家,似乎不必开启那跳动着闪烁着的红色灯光,在未进门之前,我们也许就看到了各色泥匠陶工活跃在自己的工作领地,有人在取土和泥,有人在拉坯成形,有人在半干未干的罐壁上题字。
他题字的会是一根枯树枝吗?再上溯一千年,在秦朝的时候,不是有一个古怪任性的老头儿,拿着枯树枝在壶盖上,以喝醉酒的姿态肆意写下“苏解为”三个大字吗?
与苏解的恣肆豪放不同,铜官窑出产的瓷器,题字显得慎重和精美得多,并不作其他图案,只题上款款深情的诗句: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或是:只愁啼鸟别,恨迭古人多。去后看明月,风光处处过。还有: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不安。题诗安瓶上,将与卖人看。
除此之外,还有反映宗教思想的,如:念念催年促,由如少水鱼。劝诸行过众,修学香无余。
导游小姐领着我们往龙窑深处走,脚下的台阶是透明的钢化玻璃,而玻璃底下是从遗址发掘出来的年代久远的残存碎片,看到那些壶、碗、杯盏,都已破损,挨挨挤挤地堆在一起,还被打上金色的灯光,而白如瓷器的导游小姐站在上面,让人觉得她是一朵从旧窑里浴火重生的细腻白瓷作品。
也是这位美丽的瓷器小姐给我们介绍,南方瓷器,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是青瓷,以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青中含黄著称,而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以胎质细洁纯白,釉色雪白莹润著称,而铜官彩则是指铜官窑创造了釉下彩的制作工艺,因此有“南青北白长沙彩”之说。
出了铜官窑,我们去了铜官古镇,小镇古色古香,大多店铺售卖的都是粗陶瓷器,在一个货架前,我们看到了许多熏香炉,有个小和尚,眉目俊秀,憨态可掬,还有莲叶与荷花,花瓣层层叠叠,精美异常,我最钟爱的是观音的玉手,手指向上微曲,拇指和食指做拈花状,正好插一支檀香,于是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了下来。
相处的几天就像橘子洲头的烟火一样,转瞬消失不见,但那绚丽灿烂却会永远铭记在我的心头。我已回到武汉的书斋,铜官老街买来的观音玉手正供于案头,她半开不开,半握不握,仿佛要慢慢告诉我一切刚与柔、虚与实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