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鱼
司马塘是一条颇为弯曲的小街,宽约六米,像一条蜥蜴,从芝山路开始,一直匍匐到潇水边。
若以清代零陵城厢图来衡量,今日的司马塘路有大部分位于城墙之外,可谓零陵的城郊了。但是,这条小街,颇有来历。
也许,连一些本地人都不知道,这里居然葬有东汉零陵郡太守龙伯高。龙伯高,名述,京兆(今西安)人,东汉建武年间被刘秀委任零陵太守,任职四年。期间,刘秀亲自率兵攻打武陵一带的少数民族“五溪蛮”,由于当时的零陵郡辖区除今日的永州属地外,还包括周边的广东、广西、郴州、衡阳、邵阳的一小部分,约占现湖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刘秀发起的战事在今湖南常德、怀化、湘西一带,毗邻零陵郡,所以在战事紧张、供给困难、军饷难以为继、伯高公自己都入不敷出的紧急窘迫状况下,他毅然将夫人头上的金簪取下,变卖充作军饷,支援战事。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零陵属“南蛮”中的“南蛮”,生产、文化极端落后,经济十分贫穷,交通闭塞,气候恶劣,民族矛盾尤为突出,但是,初来乍到的龙伯高迎难而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励精图治,采用广施仁政、法德兼治、以身作则的方针,不但很快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而且使当地生产发展,经济增长,风俗得以淳朴,人心得到稳定。《永州府志·循史篇》载:伯高“在郡四年,甚有治效”。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公正廉洁、勤政为公、宽厚待人、礼贤下士,修身养家的为官为人之道,为历代各族多方人士盛赞不绝。公元88年,龙伯高因过于劳累,死于任所,葬零陵西门司马塘北侧岭上(今零陵区徐家井办事处新建村)。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墓前方,修筑了龙氏祠,供人凭吊。到了元朝时,一术士建议在岭前垦池植树以提高文运,被州府采纳,于是挖出了一个大大的池子,里面放养了一些鱼,也称鱼塘。据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塘水深则零陵文运盛,塘水浅则零陵文运衰。
传说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数次到司马塘凭吊龙伯高,他暗下决心,以伯高为榜样,力争造福一方。在伯高墓前,他表现出了特有的谦逊,居然没有以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等他到柳州以后,却用行动将自己变成了柳州版的龙伯高。因为柳宗元在永州上任的身份是编外司马,所以人们将这条街叫做司马塘。
应该说龙氏祠的建成,对零陵历任地方官员均有影响。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在出任零陵县丞时,就撰有《龙伯高祠堂碑文》。此祠屡修屡毁,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的建筑,到1949年被拆毁。
祠虽毁,塘却在。民国初期,当地老百姓为了生存,将池子围垦成数个鱼塘。1978年人们将塘填塞,辟为零陵地区体育场,包括游泳场和田径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因地势低洼,就改建为永州商业城。永州商业城建在司马塘这个风水宝地,生意一直很火旺。今天的许多零陵人,只知道永州商业城这个新地名,却渐渐淡忘了司马塘这个老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