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南普法网>法治文苑

春到鹅形山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时间:2015-04-14 11:18:33 

蒋  娜

  春雨已止,春光明媚,鹅形山仿佛仍在“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唤你和我,一同归去。

  从湘阴与汨罗交界处的鹅形山下来,已有一周,我的眼前仿佛仍是连绵如海的翠绿竹影在不停摇曳。那些看不到头的竹子们,手牵手,肩并肩,一山连一山,一波接一波,不停地荡漾,让我的心忍不住漫浸在这绿意盎然中。

  恍惚间,我仍置身鹅形山上,仍像那个早起的清晨,看着云雾发呆,忽然听到“崩”的一声,察看脚底,竟然有数颗春笋不约而同顶开泥土。于是,我顾不上吃早饭了,蹲在地上去看那笋,那笋也穿蓑衣戴斗笠,好奇看我。我知道,此后,它们便会嗖嗖嗖高长而去,那急切的样子,真像在地底等了好几辈子,才有了这次托生成长,迎接春天,迎接阳光的机会。

  奇怪,鹅形山还生长许多奇石。这些石头“生”下来的时候,好像已想好它们的形状。巨大的石龟,生长在道观旁,石鲨鱼却在山背沿游上来,急得那龟翘着脖子年年等待,背上龟壳子都老得开了好多皴裂。山上象形的石头当然不止两三处,含珠岩、仙人脚、鲨鱼嘴,只要脚板硬扎,在鹅形山上,随处都可找到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就连鹅形山的地图也刻在一块大石头上,那石头有一间屋子那么大,它从山里走到路边,背手含腰给人作向导。

  水,我还真舍不得说它,它一年四季就那么流着,清澈甘甜。我们走乏了想歇脚,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在他家水缸里用“端子”打上一端水下肚,满身的疲乏,顿时一扫而光。端子你一定好久没见过了,它让我想起小时候大人考我们的一个谜语:“黄脚洞,尾巴长,日打筋斗夜歇凉”。

  山上有个华光道观,在山顶最陡峭处,据说是千年道场,道观三清神像后的墙,居然是天然石壁。石头上苔藓丛生,仿佛生来就要给神仙们来垫背。

  春毕竟已经来到,花已经等不得了,这几天出了几场大太阳,映山红开得像燃着的火,一簇簇,一层层,把喜悦都开到人心里去了。

  山坡上的蕨子、地木耳、清明茶,等着人们来采摘,山上人家火塘边的腊肉、锅巴饭、剁辣椒,直到现在,仍让我回味在山上饱餍的那餐口福。鹅形山人家仍在烧柴火灶,一把竹桠子进去,燕子瓦的缝隙飘出蓝色的烟雾。从这烟雾的味道,我想起两个字眼——乡愁。是的,这里的饭菜,这里原生态的烹饪方式,让我想起不少城里人失去的家园,失去的乡愁。

  夕阳西下时,忽然看到一路路细伢子爬上山坡。他们用竹竿子挑着书包和衣服,嘻嘻哈哈打闹着,向我们走来。他们放学归来,让这山林顿时充满活泼的气氛,忽然令我羡慕起他们的无忧无虑,自然生长。

  瓦蓝瓦蓝的天空,飞上一片片绯红的晚霞,也飞过几只鸟雀,它们鸣唱着。有同伴说:你们听,这鸟在叫着“插田插不,插田插不?”有人说,它们分明是在叫嚷:“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呵,这分明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笔底的声调。

  可叹不是所有人都能生为鹅形山里人,我们且做个走马观花的过客,于暮色中匆匆归去吧。

  到城里时,我忽然发现,就因去了一趟春天的鹅形山,我竟染上了一种春天流行病。这病的名字,叫做思乡。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