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2日讯(通讯员 肖全坚 郭令波)10 月 20 日,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少年庭)庭长黄益臻走进娄底市第五中学(涟钢中学),结合审判实务中接触的鲜活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青少年日常生活的警示故事,为全校高一师生讲授了一堂“接地气、有温度”法治公开课。
法治公开课现场。
以案释法,破解青春里的“致命误区”
如何识破“甜蜜”伪装、警惕“无知”越界、远离“指尖”诱惑、拒绝“按键”伤人?课堂伊始,以近期热议的“网上辱骂引发的线下冲突案”“网络交友诈骗”等热点案例,直指青少年对认知偏差,剖析网络交友诈骗、游戏账号及虚拟财产交易陷阱、虚假骗局等常见犯罪手法,教会学生辨识可疑信息,深刻解读网络欺凌、侮辱诽谤等行为的违法本质与沉重代价。通过案例拆解,详细解读不同程度法律后果,让学生们明白法律的“底线”。
情景模拟,教给孩子遇欺凌“自救指南”
“如果有人堵在偏僻处骂你、推搡你,该怎么办?”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们掌握“自救”的具体方法:“第一步,保持冷静,不要激化矛盾;第二步,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第三步,保留证据,如录音、视频等”,避免因“怕报复” 而选择沉默。
直面成长,引导正确对待“青春烦恼”
针对青少年性侵防范、青春期学生如何克服性冲动“烦恼”等,结合“某性侵未成年学生案”“校园内猥亵案”等身边案例,从“自我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三个层面,通过生理知识讲解与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性冲动,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避免因一时冲动而触犯法律,引导学生、家长、学校共同筑牢性侵防范屏障。
活动现场,该校政教处负责人表示,此次法治课贴合校园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法律是青春的“导航仪”,要求全体学生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提升了自己甄别信息能力,明白了接触不良信息对身心健康和学业的巨大危害,今后要合理规划上网时间,注意自己的行为,学会保护自己。
法润校园,“未”你护航!此次送法进校园活动是深入开展“全链条关注·闭环式关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动娄底市“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娄底中院将继续深入校园,利用“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普法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