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今天学习了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去年中秋节,在湘潭县射埠镇法庭,一名留守儿童通过视频向远在外地的母亲展示刚刚制作完成的普法绘本。这场由湘潭县法院策划的“月满中秋,法护童行”活动,让10名孩子与父母“云团聚”,用法治阳光弥补了亲情缺憾。这是湘潭法院“巾帼红”法治宣讲团创新普法的一个缩影。
湘潭中院“我是小法官”法治游园会活动现场。
2023年成立至今,这支由68名法官与法官助理组成的“巾帼红”法治宣讲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80余场,受众7.4万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5.2万余册。宣讲团的普法经验获全省推广,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更因此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专业化+跨部门
普法的“硬核”后盾
“教师既是未成年人的守护者,也可能成为依法履职的被监督者。”在今年湘潭市“全员心育共护成长”心理健康月活动中,宣讲团成员、湘潭中院刑一庭法官唐玉露以《做孩子的法律微光》为题,为200余名中小学教师讲授了防性侵法治教育课。这场讲座既有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又有切实可行的防范指引,充分展现了宣讲团成员的法律专业素养。
始创于2023年的“巾帼红”宣讲团,最初由湘潭中院的25名女法官与法官助理组成。2024年,为强化专业力量,经中院党组研究决定,将湘潭两级法院11名法治副校长纳入宣讲团,并邀请资深法官担任宣讲团顾问,目前,团队成员扩充至68人,为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宣讲团根据成员专业特长进行分工,设立内容制作、宣讲、宣传和后勤4个职能组,形成分工合作、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这种专业化的分工模式确保了普法工作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和高效运转,为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们注重长效运作,定期回访、评估效果,不让任何一堂普法课‘烂尾’。”宣讲团团长刘叶晗说。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与多部门协同组建了红色法治思政宣讲人才库和普法宣讲人才库,这种跨界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了普法工作的强大合力。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打造精品法治课程
“重点讲解知识产权保护、劳资纠纷、股东出资责任等问题……”,雨湖区法院开发的“司法助企”小程序后台收到了湘潭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普法需求,宣讲团成员、雨湖区九华法庭庭长李艺根据需求量身定制了一堂普法课。通过这种数字化手段,宣讲团实现了对企业司法需求的快速响应,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宣讲团研发了系列精准普法课件,《守住爸妈的养老钱》全面介绍了老年人在借贷中可能遇到的“10大风险”,提醒老年人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针对企业与员工不同主体,团队研发了有关《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普法课件。每一份课件都历经“分组研发—集体打磨—试讲优化”3道关,确保内容既专业准确又通俗易懂,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一课件一精品”成为团队的工作标杆,为普法效果提供了坚实保障。
“点单式普法”更是深受群众欢迎。通过“群众点单—法院接单—课件研发—普法宣传”流程,2024年团队已接收点单30余次,为企业、学校、社区提供量身定制的法律课堂。
传统与现代创新融合
法治宣传“活”起来
当非遗皮影戏遇上防性侵教育,会产生什么火花?在黄荆坪中心小学,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渊操纵纸偶,以《文明上网,拒绝裸聊》为题,为孩子们演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好玩又好懂,”一名五年级学生说,“我记住了不能随便点击陌生链接。”
宣讲团不断打破传统的说教式宣讲模式,突出“宣讲+服务”,采取互动式、体验式、答疑式甚至文艺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与各类活动、节日相结合,将诉讼辅导、纠纷调处、法律咨询送到群众家门口。
湘潭县法院“萤火行动”分团将真实民事案例改编成情景剧《小法庭的人世间》,由干警自演自导,在市级宣讲擂台赛中斩获三等奖。湘乡市法院分团制作了防电诈、禁毒、防非法集资等系列主题法治宣传手册,随宣讲发放,切实提高群众思想警惕和防范意识。岳塘区法院分团搭建起“童心岳沐”普法小镇,开展“法治大富翁”棋类普法活动,通过法治拼图、情景再现、趣味互动等方式向同学们普及防校园霸凌、防性侵害等法律知识,累计接待1000余人次。
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拓展普法广度,湘潭中院选取电信诈骗典型案例,邀请被害人参与反诈宣传片拍摄,全平台播放量超过4000次。通过拍摄制作普法短视频、开展线上讲座等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让法治宣传覆盖更广泛的群体,有效提升了普法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从湘潭走向全省的
“法治宣传品牌”
“现在开庭!”在湘潭中院举办的“我是小法官”法治游园会中,来自长株潭三市的孩子们穿上法袍,敲响法槌,像模像样地模拟庭审过程。通过参观诉讼服务中心、体验审判流程,孩子们在游戏中埋下法治的种子。这一活动已成为湘潭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品牌项目,影响逐步辐射至全省。
品牌化建设是巾帼红法治宣讲团“出圈”的关键。湘潭中院设立总团,创设《巾帼红宣讲团运行规则》,通过规范化建设激发队伍创造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法工作机制。5个基层法院根据各自特色成立分团,“萤火行动”作为湘潭县法院特色品牌,聚焦农村中小学的普法宣传,两年来开展活动52场,覆盖全县17个乡镇、1万余名学生;岳塘区法院“童心岳沐”分团开展法治宣传60余场,发放资料1万余份,受众师生超1万人。韶山法院分团开发的《防欺凌 防性侵 构建法治校园》课程,获评“湘潭市中小学精品法治课”。
“‘巾帼红’宣讲团不仅打造了普法工作的‘湘潭样板’,更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湘潭中院工会主席谭四红说。目前,宣讲团已从单一法院团队发展为跨区域、跨层级的法治宣传中坚力量,其创新机制和实效导向的工作模式吸引了多家单位前来调研学习。
从校园到社区、从企业到军营,“巾帼红”法治宣讲团持续以专业诠释法治精神,以创新传递司法温度,成为法治湘潭建设中一张亮丽的名片。随着团队不断拓展普法维度、深化品牌内涵,这支“巾帼先锋”必将在法治湖南建设新征程上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