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书声再起。为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近日,湘乡市人民法院虞唐法庭、东山法庭与栗山司法所干警一同走进西山学校,将庄严的“模拟法庭”搬进校园,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令人印象深刻的“开学法治第一课”。
活动伊始,法官以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介绍了法庭中常见的法律象征物及其深刻内涵。从象征公平正义与司法权威的法徽,到维护秩序、标志程序的法槌;从代表法官身份、体现司法公正的法袍,到布局严谨、彰显程序正义的审判庭……法官细致讲解,同学们凝神倾听,目光中充满对法律殿堂的敬畏与好奇。这些符号与场所共同构筑的视觉与仪式体系,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化作可感可知的法治精神与权威的载体。
随后,活动进入核心环节——模拟法庭庭审。本次审理的是一起围绕“一场篮球引发的风波”展开的财产损害赔偿民事纠纷案。同学们在法官的指导下,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双方代理人、证人和法警等角色。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到审判长沉稳主持;从原、被告清晰陈述与激烈辩论,到证人郑重作证;再到法警规范传递证据、维持秩序——整个“庭审”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小法官”们正襟危坐,“小代理人”们据理力争,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高度还原了一场真实法庭审判,让全场师生沉浸式体验到司法程序的严谨与公正。
庭审围绕“被告是否存在过错”“责任如何划分”等焦点问题展开。在法庭辩论环节,“小诉讼参与人”们虽显稚嫩却逻辑清晰地发言,引发阵阵思考。经短暂休庭合议,“合议庭”依法作出了判决。判决既认定了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也考量了共享行为本身的风险共担特性,判决合情合理,赢得广泛认同。
庭审结束后,法官对同学们的表现予以高度评价,并趁热打铁开展深入的“法庭教育”。法官引导大家思考案例背后的法律原则与人生道理:分享行为值得鼓励,但也需预见风险;遇事应冷静,沟通协商远胜争吵斗殴;即便非故意,造成他人损失也应勇于担责;法律的目标是实现公平,而不仅是惩罚。语重心长的总结,将法治的种子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此次活动一改以往单向普法模式,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的沉浸式教育,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具体,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有效培养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学校老师纷纷表示,此类活动形式新颖、效果显著,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结束西山学校的宣讲后,法庭女干警又前往栗山镇中心学校开展防范校园性侵的法治讲座。此次进校园活动,不仅是湘乡法院延伸司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更在孩子们心中点亮了法治的明灯,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法治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