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才投入使用,至今已成功调解100多起矛盾纠纷,成了老百姓身边“说得上话、办得成事”的地方。近日,在益阳市桃江县沾溪镇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蒋武介绍说:“我们基本做到了‘矛盾不上楼、纠纷一楼解’。”
据了解,桃江县沾溪镇综治中心设在一楼,位置便利、功能齐全。若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其他部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会立即下楼,共同参与调解;如涉及派出所、司法所等驻镇单位,则直接在中心内协同处理,实现“一站式”解决。
沾溪镇地处山区,邻里争执、土地林地纠纷、家庭婚恋纠纷等“鸡毛蒜皮”却影响生活的小事较多。为把直接关系稳定的“小事”解决好,中心着力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年轻化的调解队伍,9名工作人员中7人专职调解。这支队伍采取“以老带新”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特长。
蒋武表示,对于情绪激烈的纠纷,往往由老同志率先出面;年轻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建立电子化档案库,快速识别纠纷类型、紧急程度和涉及部门,实现“分类施策”的精准。
“遇到矛盾一定要上门实地查看,不能光听一方之言。如果村级层面解决不了,一定要寻求镇级层面支持,形成调解合力。”队员刘杰在分享调解心得时说道。
前不久,在沾溪村村委附近,两支广场舞队伍因为争场地发生肢体冲突。一开始,队员胡俊觉得这纠纷不算复杂,就爽快接了下来。可一到现场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双方僵持不下。
胡俊了解矛盾焦点后,回到中心和大家一起商量对策。老同志符敏建议,先让双方情绪冷静一下,过两天再上门沟通。之后,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民警、妇联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一起上门开展调解。大家耐心劝和,调解员也现场讲清法律责任和后果——互殴行为,双方都有可能面临处罚。最终,大家互相道歉、握手言和,这场风波终于平息。
洋泉湾村一位村民因觉得家门口的道路太窄,想要拓宽,便擅自占用了另一位村民家的一小块地。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发生肢体冲突。综治中心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子女到场,共同参与调解。在中心的引导下,双方矛盾顺利化解。“乡里乡亲的,有时候就是争一口气。”符敏在事后说道。
摸准大家“不愿丢面子、想要台阶下”的心理,很多纠纷调解起来就会迎刃而解。沾溪镇司法所所长段星星明显感觉到办事更方便了:“以前群众一遇到事,不管大事小事,第一反应就是来找司法所。现在大家会先到综治中心咨询,由中心统一受理后,再精准推送到对应的部门,并由当天坐班领导接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