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联荣普法宣讲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韩洋 长沙报道
走出校园“象牙塔”,他是奔走在三湘四水的普法“行动派”;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他是深受欢迎的普法“回头客”;与时俱进挑重担,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优秀“宣传员”……他,就是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湖南工商大学教授邓联荣。
2005年,邓联荣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完成“本硕博”9年连读,为普法打下了扎实基础,他参加工作后始终热心普法,2006年受聘进入湖南省普法讲师团,成为该团骨干成员。十八年来,他一直奔波在公益普法的路上,不辞劳苦,在全省广泛开展普法讲座几百场,同时,他不断创新普法途径与形式,成为饶有影响的“普法达人”。先后获得“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走出校园“象牙塔”,他是奔走在三湘四水的普法“行动派”
“邀请普法代表着信任,被人信任意味着幸福。”邓联荣如此看待各单位的普法邀请,并克服路途遥远等困难不懈普法。2012年8月20日晚,正在四川调研的他接到省司法厅紧急电话,请他于21日下午两点半到益阳市宣讲法治湖南建设。他立即连夜坐普通火车,天亮时赶到重庆市秀山县,然后打车到吉首,再乘车到益阳,准时宣讲。
无独有偶,2019年10月16日下午,他受邀在京参加一部法律草案的座谈会。因飞机晚点,17日凌晨1点才到长沙,凌晨4点赶到冷水江市,8点半准时为冷水江市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法治培训班授课。11点又从冷水江市出发,赶到衡阳市高铁站,然后坐高铁到郴州,下午4点在郴州市财政局宣讲。
邓联荣在湖南省地震局法治宣讲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为什么还要不辞辛苦从事大量普法工作?”面对记者的这一提问,邓联荣脱口而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普法是让法律从‘纸上’到‘现实’的重要环节,普法工作意义重大。我有责任也很高兴能为普法尽微薄之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5年以来,他积极开展普法宣讲数百场,足迹遍及省市县乡村五级、全省十四个市州。
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他是深受欢迎的普法“回头客”
2015年3月20日,湖南某县举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专题讲座,邓联荣应邀主讲。该县县委书记在总结时,赞扬邓联荣的讲座脉络清晰、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解答了干部们的疑惑。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讲座结束后,该县委书记把多位县领导留下来,十分感慨地说邓联荣的讲座充满法治情怀、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并当众宣布认邓联荣为师,与邓联荣“约法三章”:加强法治学习,请邓联荣开书单;工作将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退休后参加司法考试、争取当律师、扶助弱势群体。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是普法的重点对象。近年来,邓联荣结合所学专业、研究专长与普法需求,给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导干部宣讲达170余场。
邓联荣受邀给郴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
“认真的样子最美。”邓联荣普法是出了名的“认真”。哪怕同一个专题,他也是反复修改课件。“一份付出,一份回报。”邓联荣坚持充分备课、学深悟透,注重普法前信息沟通、普法时解疑释惑、普法后持续交流,综合运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普法方式方法,得到广泛认可,多次开展“回头宣讲”。2019年至2021年,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司法厅连续3年邀请他为全省普法骨干培训班、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业务培训班宣讲。2020年12月29日、2022年2月23 日,他两次受邀给郴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
与时俱进挑重担,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优秀“宣传员”
“邓兄好,最近天天早上听您的系列节目《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开课》,佩服啊,有激情,有思想……”2022年11月29日上午,长沙某大学一位教授给邓联荣发来信息。这源于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16日,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潇湘之声、经济频道同步在黄金时段播出邓联荣主讲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开课》,该公开课由省司法厅指导录制,共16期,收听规模在广播同时段排名前三,人次超过500万。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在明确普法重点内容时,将“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第一项。邓联荣立足新时代新形势,为省交通运输厅、岳阳县委等单位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共34场。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针对不少干部群众反映,在学习记忆“十一个坚持”时存在难以记全记准、顺序记错等问题,邓联荣反复研究,撰写并在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2020年第24期发表作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有机整体》。这是中央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后,《求是》杂志首发宣传阐释该思想的文章。该文揭示了“十一个坚持”的内在关系,将“十一个坚持”细分为“走什么路”“干什么事”“什么人负责抓落实”三大板块,为读者与普法听众轻松简易记全记准“十一个坚持”提供了参考。
邓联荣在《求是》杂志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
手口并用多样化普法,他是影响辐射全国的普法“多面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凸显党规党纪。2015年3月18日,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4版文章《把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以对话形式,对三位同志予以大篇幅采访报道,其中两位为两个省的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还有一位为邓联荣。这是邓联荣以接受媒体采访报道这个途径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一个例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采访报道约200次,点评法治热点,普及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除面对面现场普法外,邓联荣还多次在电台、电视台、网络上普法。2018年4月11日,他在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主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要论述,讲课视频上网,列入全省干部学习任务清单,学习者数以万计。
除口头普法外,邓联荣还为普法奋笔疾书。2015年,《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公布后,《中国纪检监察报》专门开设两个专栏,刊发他的十篇署名解读文章。他的独著《宪法的眼睛——宪法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于2010年在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获评湖南首届优秀社科普及读物。2012年至2014年,他连续三年担任湖南省“六五”普法年度读本副主编。
记者从多个单位了解到,邓联荣普法十分投入,反响很好。“投入是应该的,普法对象的肯定既让我充满获得感,也给了我更大的普法动力,鞭策我再接再厉。”邓联荣表示,今后,将继续做一名播洒法治雨露的普法使者,在公益普法的道路上默默耕耘,让法治如甘露滋润三湘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