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湖南普法网>法治热评

不再“为买而买”,“618”为何变“留要吧”?

 文章来源:红网  作者:何新丽  时间:2022-06-19 20:15:09 

bac8f8b7-b646-4bbc-a914-4d89489a3544.jpg

□何新丽(重庆大学)

今年“618”,不少电商平台表示,简单消费,不用熬夜,不玩数学。有平台表示跨店满减“满300减50”。还有平台称,消费者不用再单独领券,即可直接下单享受“每满299减50”的优惠。但今年消费者对电商大促期间“买买买”的热情仍然有所退却。(6月19日 中国新闻网)

今年“618”从5月21日起就开始预热了,从先定金后尾款到各品类打折,甚至在6月18日后还有两天的“续售期”,电商平台为了促进销售额搞出的花样可谓是层出不穷。但在这样的多番刺激下,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却依然不高。除了“很多商品打折力度并不大”“快递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外,经过多年促销节的“历练”,部分消费者逐渐开始学会向外观察消费主义、向内审视自己的真实需求,这也是造成今年“618”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去掉多余的,留下想要的,“618”变“留要吧”,“618”们的意义终于得以显现。

比起购买,今年“618”的消费者更多是理性观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一路上涨。伴随着需求的增加,电商平台迎合需求缺口大肆造“节”,各媒体平台烘托出一种你不消费就“out”了的错觉,这是消费主义侵蚀我们原有价值观的表现。消费主义是一种不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借以体现行为者生活方式、个人品味、社会地位以及身份认同的社会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下,消费者被裹挟着通过“购买”来将自己整合到社会系统中,部分消费者“为买而买”是其明显的特征之一。而今年“618”的遇冷则是许多消费者观察多于购买,思考大于行动。他们在购买前观察产品的性价比、思考产品的利用率,不再为自己的“感觉”买单,开始冷下来静下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消费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的体现。

理性消费,消费者只留下了自己想要的。从各个电商平台不难发现,今年“618”大部分的服装、家电,甚至生活用品商家除了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的服务外,还主动替消费者承担了购买运费险的服务。满减的活动提高了消费者“拼单凑单”的需求,但“不管你现在需不需要,但你买回去或许会喜欢,进而留下产品”的小心思早已被一些消费者洞悉。凑单换大额满减并没有成为他们真实消费的主要动力,反而是退款退货的低成本让不少商家在销量不高的基础上,增添了运输打包费用。许多产品成为凑单的一员后,迅速被退货退款。这些消费者坚决执行“留要”,留下需要的,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要的心理,虽然让平台与商家的算盘落空,却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财务管理更加合理。

跳出消费陷阱,消费者开始正视的真实需求。一次次背着不同名头的促销节,不光推销着商品本身,还同时在塑造和控制消费者的欲望和价值观,让人们不再购买商品本身,而是购买其中蕴含的符号象征意义。“618生活就该这么爱”“618XX和你在一起”等广告语,宣传的早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消费者所向往的生活,所渴望的陪伴感。但显然,这次各电商平台的营销计划破灭了。重复对美好生活的渲染、身份符号的宣传,并没有再次刺激到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相反,此次促销节中,许多消费者们开始从实用角度思考消费,重新认真审视自己与商品的关系,主动拒绝购入不需要的产品,脱离了对物品的执念。这也正是长达1个月的“618”促销节带给消费者们的思考。

史铁生曾说,“人生来就有欲望,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欲望的增长”是人生三大困境之一。欲望是必然的,但让欲望这匹野马处于我们的可控范围内,则是我们一生不断努力追寻所渴求的。不要在消费中丧失我们的主体性,要让人消费物,而不是让物消费人,警惕消费主义的陷阱,这是在促销节后,我们也应对消费保持的理性态度。

指导老师:刘海明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